全省首个机器人领域“产教评”一体化试点项目落地佛山
7月24日,广东佛山顺德库卡学院内,一场聚焦机器人领域的产教融合创新实践正式启动。
作为全省首个机器人领域“产教评”一体化试点项目,此次培训班创新性采用“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模式,致力于破解智能制造产业人才短缺的难题,为青年就业开辟全新路径。首批100多名学员将在此接受2个多月的实训,实现“培训合格即就业”的目标。
现场直击:动手实操通过考核获双证
在实训现场,学员们分组实践,在进行接线、零点校准后,启动库卡机器人并动手实操。
来自沈阳工学院的徐佳瑞说:“在学校我学的是机器人工程专业,也操作过机器人。但这里的机器人更先进,有许多新知识等待我去学习和探索。”
库卡学院专职培训讲师董海涛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引导学员主动思考、勇于尝试,着重培养他们严谨的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
据介绍,此次培训班的课程设计紧密围绕企业岗位能力模型展开,涵盖操作、编程、机械维护和电气维护等实操内容。每门课程结束后都会安排考试,完成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学员将获得双证——企业认证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增添有力砝码。
培训班学员代表王晶兴奋地说:“这次培训带领学员接触并了解行业最前沿技术,让我们对未来的职业道路充满了信心。”
创新模式:四位一体形成培训就业闭环
“符合稳定就业条件的,政府将按5000元/人补贴。”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曾凡滨介绍,本次培训班的核心突破在于“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首次在机器人领域实现产业、教育、评价无缝衔接。
岗位需求环节,库卡结合产业链上下游实际需求,提供100多个岗位,并从高校应届生中筛选合适人才;技能培训环节,依托库卡学院的“双师型”课程体系,精心设置课程,确保学员掌握扎实专业技能;在评价环节,采用“一试双证”机制,对学员进行全面、客观的考核;在就业环节,与学员签订实习协议,毕业后形成正式劳动关系,真正形成从培训到就业的闭环。
当前,广东正加速建设全球智能制造高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4部门印发《广东省深化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明确要求构建“企业出岗位、出标准、出师傅,学校出学生、出教师、出资源,政府出政策、出服务、出管理”的协同机制。
目前,佛山已有包括库卡机器人在内的17个产教评链主企业,涵盖高端装备、现代服务、智能家电、纺织服装等多个领域。
佛山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再勋表示,库卡机器人“产教评”一体化试点项目致力于探索一条高效、可持续的机器人运维技术人才培养路径,为工业机器人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同时助力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实现产业发展与人才就业的双赢。接下来,人社部门将根据试点培训班的推进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探索可复制推广的模式,助力实现“培训+就业”的最终目标。

今年上半年,佛山顶压奋进,聚力推动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48.08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61.88%,超过时间进度约12个百分点,取得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产业发展工程动能充足
工业稳则经济稳。今年以来,佛山着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布局“三箭齐发”。在产业工程项目方面,上半年全市完成投资531.32亿元,占全部项目完成投资的71.02%,为年度计划投资的65.06%。
其中不乏一批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等新兴产业项目,一股股强劲的“新质生产力”助推佛山制造高质量发展。例如,计划9月投产的广东正准航发装备制造厂项目,主要瞄准临空高附加值产业,打造航空装备制造标杆;2月动工的和汇新材料项目在新能源汽车车身及电池轻量化领域建立更强的技术和市场壁垒优势。
基础设施工程筑牢根基
上半年,包括东鄱路北延线工程(张槎路至工业路)、汾江路立交工程、新虫雷岗变电站迁建工程项目、佛山市高明独立储能项目等在内的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全市基础设施工程完成投资148.30亿元,占全部项目完成投资的19.82%,为年度计划投资的52.73%。
各项目进展顺利,如汾江路立交工程已开始建设跨广湛高铁的3#、6#、9#墩的墩身,建成后将大幅缓解广湛高铁佛山站建设完成后周边路网的压力。
民生保障工程稳守底线
聚焦补短板强弱项,上半年民生保障工程完成投资46.45亿元,占全部项目完成投资的6.21%,为年度计划投资的58.42%。
如德胜体育中心项目竣工验收,作为十五运会比赛场馆之一,届时这里将上演篮球和足球等比赛项目,佛山市民可在“家门口”观看这场体育盛会。大沥高级中学扩建改造工程项目,将切实提升大沥高级中学的基础设施水平,更科学、规范布置各功能区,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今年3月动工的星光园西区二期工程,计划将绿景西路、星光园及大雾岗公园相连,打造出一个公园绿色生态系统的延伸,形成独具特色的“公园里的产业园”。
此外,2025年全市计划新开工省市重点项目124个,上半年已开工建设87个项目,开工率达全年计划70.16%。
7月24日上午,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清积水灭蚊虫,共筑健康家园”爱国卫生运动的倡议书。
倡议书提到,我省部分地区出现了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情,两种疾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呼吁全省居民即刻行动起来,家家户户每日抽出三分钟,翻盆倒罐,做好家庭及周边清积水灭蚊工作,倡导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落实“上班/下班一分钟清积水”行动,建议每周五下午或固定时间确定为“蚊媒孳生地清理日”,开展社区、单位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还提醒居民若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等疑似症状,需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流行病学史。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身边做起,用行动阻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情。
倡议书原文
广大群众朋友:
近期,我省部分地区出现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情,危害人民群众健康。这两种疾病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传播(以白纹伊蚊为主,俗称“花蚊子”),传播快、危害大。为守护您和家人健康,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呼吁全省居民即刻行动,积极参与“清积水灭蚊虫,共筑健康家园”爱国卫生运动,共建健康环境。
一、全民参与清积水。“无积水就无蚊虫。”家家户户要动起来,每日抽出三分钟,翻盆倒罐,清除花盆、饮水机、咖啡机、茶盘以及闲置的盆、罐、瓶、桶、废旧轮胎等容器的积水,水养植物每3—5天换水并洗刷容器、植物根部或物理方式盖好容器瓶口,清除、疏导美人蕉叶片、竹子断口等易存水植物的积水,不给蚊子任何产卵孳生机会。同时,倡导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落实“上班/下班一分钟清积水”行动,员工在上班后或下班前,检查并清理本人办公区域及公共区域的小型积水容器,如花盆托盘、饮水机水盘、废弃瓶罐、遮雨棚凹槽等。积极参与社区、单位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将每周五下午或固定时间确定为“蚊媒孳生地清理日”。届时,大家共同清理房前屋后、阳台天台、绿化带的垃圾杂物,疏通沟渠、下水道,扫除卫生死角,保持环境整洁,不给蚊虫提供栖息、躲藏场所。
二、全方位做好个人防护。“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家居门窗争取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蚊虫进入室内。睡觉时使用蚊帐,可有效隔绝蚊虫。鼓励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物理措施灭蚊,科学合理使用家用卫生杀虫剂如蚊香、气雾罐等化学方式灭蚊。外出时穿长袖衣裤,或裸露皮肤喷涂有效驱蚊剂,减少暴露被叮咬风险。
三、全社会共建健康环境。“每一位居民都是居住环境的守护者、监督者。”请人人自觉做好家庭及周边环境的清洁灭蚊工作,人人争当健康卫士。请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车站、市场、建筑工地、物业小区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全面清理责任区域内的卫生死角、各类积水,配合做好专业消杀。每一位居民如发现蚊虫孳生地难以清除或需要专业帮助,请及时向所在地社区(村)公共卫生委员会反映。若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疑似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症状,务必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流行病学史。
朋友们,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您的每一次动手,都是对病毒传播最有效的阻断,是对家人健康的守护,对城市安全的贡献。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身边做起,清积水、清死角、灭蚊虫,用行动阻断疫情,共同守护健康家园,共建共享健康广东。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