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全省首个机器人领域“产教评”一体化试点项目落地佛山
详细内容

全省首个机器人领域“产教评”一体化试点项目落地佛山

时间:2025-07-26     人气:114     来源:佛山日报     作者:
概述:作为全省首个机器人领域“产教评”一体化试点项目,此次培训班创新性采用“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模式......

  7月24日,广东佛山顺德库卡学院内,一场聚焦机器人领域的产教融合创新实践正式启动。


  作为全省首个机器人领域“产教评”一体化试点项目,此次培训班创新性采用“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模式,致力于破解智能制造产业人才短缺的难题,为青年就业开辟全新路径。首批100多名学员将在此接受2个多月的实训,实现“培训合格即就业”的目标。  


  现场直击:动手实操通过考核获双证


  在实训现场,学员们分组实践,在进行接线、零点校准后,启动库卡机器人并动手实操。


  来自沈阳工学院的徐佳瑞说:“在学校我学的是机器人工程专业,也操作过机器人。但这里的机器人更先进,有许多新知识等待我去学习和探索。”


  库卡学院专职培训讲师董海涛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引导学员主动思考、勇于尝试,着重培养他们严谨的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


  据介绍,此次培训班的课程设计紧密围绕企业岗位能力模型展开,涵盖操作、编程、机械维护和电气维护等实操内容。每门课程结束后都会安排考试,完成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学员将获得双证——企业认证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增添有力砝码。


  培训班学员代表王晶兴奋地说:“这次培训带领学员接触并了解行业最前沿技术,让我们对未来的职业道路充满了信心。”


  创新模式:四位一体形成培训就业闭环


  “符合稳定就业条件的,政府将按5000元/人补贴。”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曾凡滨介绍,本次培训班的核心突破在于“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首次在机器人领域实现产业、教育、评价无缝衔接。


  岗位需求环节,库卡结合产业链上下游实际需求,提供100多个岗位,并从高校应届生中筛选合适人才;技能培训环节,依托库卡学院的“双师型”课程体系,精心设置课程,确保学员掌握扎实专业技能;在评价环节,采用“一试双证”机制,对学员进行全面、客观的考核;在就业环节,与学员签订实习协议,毕业后形成正式劳动关系,真正形成从培训到就业的闭环。


  当前,广东正加速建设全球智能制造高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4部门印发《广东省深化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明确要求构建“企业出岗位、出标准、出师傅,学校出学生、出教师、出资源,政府出政策、出服务、出管理”的协同机制。


  目前,佛山已有包括库卡机器人在内的17个产教评链主企业,涵盖高端装备、现代服务、智能家电、纺织服装等多个领域。


  佛山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再勋表示,库卡机器人“产教评”一体化试点项目致力于探索一条高效、可持续的机器人运维技术人才培养路径,为工业机器人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同时助力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实现产业发展与人才就业的双赢。接下来,人社部门将根据试点培训班的推进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探索可复制推广的模式,助力实现“培训+就业”的最终目标。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