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引才“流量密码":10万个岗位引40万青年赴约,人才指数模型精准把脉
随着广东省“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吸纳超百万应届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佛山交出一张亮眼成绩单:截至7月中旬,全市举办近120场招聘活动,吸引超2000家企业释放超10万个岗位,引才规模持续扩大。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佛山通过精准引才模式和政策组合拳,正成为青年英才奔赴湾区的热门选择。
政企联手放大招
主题招聘会挤爆了
招聘会电子屏闪烁的7月,佛山人才生态监测系统记录着新峰值:截至7月中旬,“百万英才汇南粤”主题招聘已举办近120场。超2000家次企业释放超10万个岗位,40万人次进场求职的盛况,让制造业大市的人才底盘持续扩容。
“佛山不像一线城市那么卷,美食和风景都在上班路上。”此前在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南京站)签约的新疆姑娘张茜,用“舒适感”解释自己选择佛山的理由。今年7月初,这位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成功入职广东中科安齿生物科技公司,开心规划起自己的未来,“提升工作能力的同时兼顾学习进修,如果稳定就在佛山定居。”
这种人才吸引力正转化为企业生产力。佛山维尚家具制造有限公司今年新入职的六七十名省外本科毕业生,与六十名技校生共同填补着企业技能人才成长的空白。
“政府搭建平台让我们省时省力省心。”维尚家具培训主管叶贵荣点赞“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的作用。他在采访中透露人才供应链秘诀:每年赴省外招聘70-200名重点院校学生,通过高管进校授课、校企合作提前锁定人才,“就像活水计划,给智能制造注入新基因。”
当被问及引才底气,叶贵荣亮出佛山“幸福密码”,“一小时生活圈串联广深莞,龙舟醒狮美食是文化IP,智能制造才是终极吸引力。”该企业新员工训练营的固定环节也印证着这点:带应届毕业生逛祖庙、看佛山新城,在古今交融中完成城市“软着陆”。
打造人才“强磁场”
精准引才服务暖心
面对超百万英才入粤的新态势,佛山市人社局副局长卢岭亮出了新“招数”:“我们正在搭建佛山人才生态指数的发展模型,更精准地了解全市五区人才环境和人才发展长短板。”
这套聚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的评估体系,对标15个省内外先进城市,将进一步优化佛山人才生态,为佛山人才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
针对青年群体的“痛点狙击”也早已启动。卢岭详解佛山青年人才友好型城市八项措施,包括七天免费住,市外应届生可住青年人才驿站;租房有补贴,硕士/高级技师月补750元,博士免租一年;购房有实惠,领军人才最高补贴1000万,博士后补贴30万;享受文旅大礼包,省外毕业生免费游祖庙、西樵山等景区。
精准匹配企业需求则靠“双管齐下”。佛山一方面建立重点产业人才需求清单,聚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另一方面深化校企合作,如第七届“魅力佛山行”高校体验营,将联动清华、北大等高校为秋季招聘蓄能。“用‘城市推荐官’引爆社交平台。”卢岭描述新打法,“让学子共创传播内容,实现引才与城市IP的双丰收。”
据透露,佛山下半年将再掀“抢才攻势”,不仅延续N城联动秋招,更将进军港澳引才。伴随“佛山人才港”“留创园”等载体加速建设,佛山这座制造业大市,正试图用精准政策、情感共鸣重塑大湾区人才流动新坐标。

近日
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附属学校
新貌规划图公开
学校将打造为一所环境好、理念新、
质量高的现代化好学校
兑现顺德“家门口就有好学校”的承诺
学校坐落于容桂眉蕉河畔,选址在原容桂职业技术学校的旧址,纳入容桂高新产业园区内。学校定位为,一所由容桂街道办事处举办,具有先进教育理念、优秀师资队伍、一流教学设施和良好教育质量的全日制现代化公办初中学校。规划36个教学班、提供不少于1800个优质学位。
容桂街道计划于2025年秋季学期开办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附属学校,推动解决容桂东部初中学位结构性短缺的矛盾,盘活容桂教育规划布局,提升教育品质,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迫切需求。该学校于7月6日召开了七年级新生家长见面会。目前学校正在焕新改造,预计8月中旬交付使用。
老地方新面貌,融入水乡特色
学校建在原来的职校旧址上,它特别结合了容桂本地水乡的文化特点,将焕然一新。学校按照“自然、开放、互动”的理念来建,总共投入超过9000万元,分阶段对校园进行大改造。改造的地方包括教学楼里外、各种功能教室、运动场地、学生宿舍、风雨连廊和绿化等。建一个安全、智慧、舒适又好看的现代化校园,让孩子们学得开心、家长放心,是学校建校目的。据悉,此次改造的重点为加强安全防护、在教室里用上新技术、让教室光线通风更好、精心设计绿化和校园文化,让校园处处都美。
定位高,目标成为好学校的榜样
这所学校是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目前唯一一所对外输出品牌的学校,办学之初就肩负着成为好学校榜样的责任。学校发展更有着强力的支持——容桂街道将投入资源,重点加强老师队伍的建设,引进好的教育理念、优秀的老师和先进的教学设备,打好基础,努力把学校办成真正的高质量名校。
此外,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会在学校的内涵提升、品牌打造、教学研究改革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和资源帮助。学校自身积极“练内功”,计划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学生作业这“三大方面”进行创新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学校会利用顺德区在信息化和高科技方面的优势资源,重点打造科学创新和信息学的特色,努力成为在顺德、佛山,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都有名气的特色学校。
教育承载着社会各界的期望
校园孕育着未来的无限可能
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附属学校的
建设与改造
是顺德推动教育发展的务实举措
这所高起点、高标准的新学校
正加紧建设中
值得各界期待
近日,南海区召开促消费调研座谈会,七镇(街道)同步设分会场,研究部署全方位促进消费举措。
今年下半年,南海将持续释放以旧换新潜力,具体举措包括:持续举办汽车嘉年华“快闪”活动,联动各级工会对接南海优品,探索推动单位福利购;联动京东、格力、美的、海尔等知名平台和企业,推动团购专场进园区、进社区;将外贸优品展区拓展到景区、商圈、社区;优化运营“灯湖中轴商圈权益平台”,聚合商圈消费资源,发放餐饮零售满减券,联动银行、商家叠加优惠。
以“赛事IP+文旅消费”为核心,南海将持续激活消费新场景。联动西樵“国际咏春拳大赛”、狮山“国家级非遗・佛山咏春拳大赛”,推出“功夫主题游”线路;放大文体赛事效应,举办“南海NBA”百村篮球赛,联动中甲联赛南狮主场赛事,以赛带商激活体育消费;培育暑期夜间经济,推出九龙欢乐PARK“灯湖中轴音乐季”免费音乐会,依托“千古情狂欢节”打造沉浸式夜游场景。
同时,通过场景创新,推动乡村消费、宠物经济、银发经济、甜蜜经济全面发展,包括宣传“南海皇家鱼宴”,发布“南海村菜地图”,推出年度十大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打造宠物消费商圈,开展“宠悦南海”宠物嘉年华暨“皓泰杯”评选,培育“南海锦鲤”“大沥沙皮狗”特色IP;举办第二届“乐龄生活节”,推动“乐龄时光墟”公益集市在全区铺开,拓展“十万长者游南海”场景;打造特色颁证消费场景,新增低空颁证点、游艇集体颁证、“热气球云端婚约”“氢能游船定情”等场景,联动景区、酒店推出婚恋套餐等,打造“相亲角”“喜帖街”等。
会议提出,各镇街要紧握特色,谋划打造1~2个特色消费片区;各商协会要引入一线城市创新性的营销模式、运营思维及服务资源,提升本地消费供给竞争力;各商业综合体要结合节庆打造“一月一爆点”,丰富业态供给,以更多内容激发消费需求。
南海区区长王勇提出十方面举措推动促消费工作,分别是链接户外室内休闲场景,融合商业公益活动空间,赋能购物消费情绪价值,创新厂家用户直销渠道,引导业主商户分润合作,缩减资金滞留沉淀成本,推动普惠金融信贷创新,丰富商贸社交文化内涵,保证产品服务质量安全,构建政企社群联动机制。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