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湛高铁最新进展!通车时间越来越近!
广湛高铁
项目建设又传来好消息
由施工建设转入验收阶段
距离通车时间越来越近!
项目正式由施工建设转入验收阶段
近日,广湛高铁建设受到广东新闻联播关注报道。广湛高铁佛山站(不含)至湛江北站(含)段召开全线静态验收启动会,标志着项目正式由施工建设转入验收阶段,距建成通车目标迈进了跨越式的一步。据目前进展情况看,全线预计年底达到通车条件。
项目分两段开展静态、动态验收工作,同步开展初步验收并达到开通条件,其中新兴南站(含)至湛江北站(含)段7月1日启动静态验收,佛山站(不含)至新兴南站(不含)段将于8月1日启动静态验收。截至目前,珠三角机场站和湛江北站等关键控制性工程以及环水保、消防等专项验收均按节点推进。
接下来,广湛高铁全线还将分两段启动联调联试,其中新兴南至湛江北段计划于8月15日启动联调联试,广州至新兴南段计划于8月31日启动联调联试。
机场1号隧道无砟道岔铺设圆满完成
近日,随着最后一组无砟道岔精准落位,广湛高铁机场1号隧道无砟道岔铺设任务圆满完成。4组关键道岔的顺利铺设,标志着项目轨道工程取得重大突破,为后续全线贯通及按期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湛高铁珠三角枢纽站广湛线主体结构封顶
日前,广湛高铁珠三角枢纽站广湛线主体结构封顶,为线路如期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枢纽站位于高明区更合镇,为地下站,是广湛、珠肇、深南三大高铁等重要铁路线的交会点,为高铁与城际轨道共用,未来将打造成为“机场+高铁+地铁+高速公路”立体交通枢纽。
广湛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时速350公里沿海铁路客运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东省自主投资建设技术最复杂、线路最长、投资最大的铁路项目,是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北部湾城市群的高速铁路。
广湛高铁自广州交通枢纽——广州站引出,经佛山、肇庆、云浮、阳江、茂名,最终引入湛江北站(含)。其中高明段长约37公里,设佛肇站(即珠三角枢纽机场站),途经荷城街道、明城镇、更合镇。广湛高铁建成通车后,佛山至湛江90分钟互达,佛山至广州15分钟互达。

高明专精特新湾又一地块
由协达公司成功竞拍
7月22日,广东协达物流设备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达公司”)成功竞拍高明区专精特新湾46亩地块,投资6.2亿元打造润达云仓智控设备研发生产基地项目。
该项目将聚焦无人管理全自动立体仓库、AGV物流牵引车等智能化物流设备全链条生产,预计2027年6月投产,年产值预计3.2亿元、新增200个就业岗位。
这是继2024年首次布局高明后,协达公司与高明的又一次双向奔赴。从单一生产线到全链条研发生产基地,从区域布局到战略重心迁移,既是协达公司对自身产业赛道的深耕,更是对高明营商环境的“五星认证”。
再选高明,机遇何在?
协达公司深耕物流设备领域十余年,从最初的仓储货架制造商,逐步成长为国内领先的智能物流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产业布局始终紧跟时代需求,构建起覆盖“硬件+软件+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该公司的产品已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并出口至东南亚、欧洲等地区,与京东、顺丰等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被评为“创新性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
作为物流设备领域的领航者,协达公司凭借前沿的研发实力与成熟的市场网络,持续引领行业创新。
2024年,协达公司投资4亿元在高明打造智能物流仓储设备华南总部基地项目,建设集研发、生产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智能仓储物流装备总部。
此次全新打造润达云仓智控设备研发生产基地,是该公司在高明的第二次战略落子,从首次投资到如今整体生产基地迁移,新基地并非简单的产能扩张,而是企业从“制造”向“智造”的战略升级,高明究竟有何吸引力?
“在高明建设的不仅是生产基地,更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创新枢纽。这里的产业生态能让我们更快速地对接上下游,从‘卖设备’向‘卖方案’转型。”协达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高明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拥有便捷的交通网络,水陆空铁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能够快速通达珠三角各大城市和主要港口,这为企业的原材料采购、产品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市场响应速度。
目前,高明区内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在装备制造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产业资源和技术经验;同时,众多上下游企业的集聚,提供了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有利于企业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政策支持,共促发展
协达公司的再次投资不是孤例,而是高明营商环境吸引力的缩影。近年来,海天公司、远华新材料等龙头企业纷纷选择在高明增资扩产,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也在此扎根发芽。主动了解企业需求,及时解决发展难题,让企业安心扎根。从项目审批的一站式便捷办理,到政策扶持的精准落地,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高明区对企业的关怀。
近日,高明区发布了《佛山市高明区关于进一步激发投资活力 促进企业增资扩产的若干举措》,明确每年供应不少于1000亩工业熟地满足增资扩产企业用地需求,还从加大奖励扶持资金撬动、加快科创成果转化落地、鼓励智改数转提质等10方面,打出了全方位、多层次、全周期、精准化的政策“组合拳”,为企业增资扩产注入强大动力。
2025年上半年,高明区累计对接72家有增资扩产意向的企业,并为其中62家企业量身定制落地方案,成功推动44家企业落户,增资扩产项目数占高明区上半年引进项目总数的90%。增资扩产项目出让土地732.83亩,投资总额187.63亿元,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这种“磁吸效应”的背后,是企业与城市的双向成就。协达新基地投产后,不仅能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预计还将吸引20余家物流设备上下游相关企业落户,形成研发—生产—服务的产业生态链。而高明则通过企业的扎根,进一步夯实智能装备产业高地的定位,推动产业结构从传统制造向高端智造升级。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