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交界又一重大项目正式交付→
大沥招商引资再传捷报!
裕田未来科技园项目正式交付
多个增资扩产项目现场签约
👏👏👏
7月29日,2025年南海区产业载体招商下半年工作推进暨大沥镇增资扩产现场会召开,为政、企、校等多方搭建对接交流平台,助力地方经济提速增效跑出“加速度”。会上,裕田未来科技园项目正式交付,多个增资扩产项目现场签约,展现了大沥招商引资的丰硕成果!
13家企业入驻
裕田未来科技园交付
活动现场进行了裕田未来科技城交付仪式。该项目位于黄岐后海村建设大道东,属大沥镇广佛交界重点发展范围。作为大沥新一代电子信息科技企业集聚的产业载体项目,该项目从2023年7月摘牌到同年9月启动,仅用55天,从动工到交付不足两年,刷新了大沥产业项目落地新速度,并实现了建设与招商同步推进,为大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产业发展再添新功。
活动现场,丹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凯利森音响有限公司、宁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正式入驻裕田未来科技园,涉及电子信息科技、时尚服饰、电商直播等多个产业,活动为企业代表交付“金钥匙”和牌匾。
为进一步发挥载体招商的主阵地作用,活动现场正式启动南海区产业载体大招商联盟。该联盟整合全区7个镇街的优质产业载体,联合发改、科技、经促、招商等部门及科研院所、商协会、金融机构、咨询机构等资源,搭建高效对接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优质的服务,为南海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打造优越营商环境
多个增资扩产项目签约
大沥镇凭借其优越的产业环境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多家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活动现场进行了大沥镇增资扩产项目签约仪式,裕田未来科技园、晋锭金属、韩鑫金属、汇美鸿发、友晴科技、高谱弯曲等企业代表上台签约,彰显了本地企业深耕大沥发展的信心与活力。
企业投资大沥,体现的是对大沥营商环境的认可。近年来,大沥镇作为南海产业升级的排头兵,一直坚持锚定新质生产力,紧扣“科创进城”,积极推进重点产业改造提升,从原来的传统的村级工业园向科创产业社区转型升级,全力打造“三生融合”的主题产业社区。
2024年成功推动荟丰科创产业园、华南藤编产业园、钜隆家居广场、中深(大沥)智造产业基地、大转湾五期地块改造项目等34个产业项目相继表决、挂网,土地面积约2877亩,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期,大沥镇将整备土地31宗,超1300亩,涵盖工业、商业、居住等用途,为产业、城市发展腾挪空间。
奋力建设高质量发展
中心大沥、产业大沥
会上,南海区区长王勇强调,各镇街要争取实现园区共同体、政企大招商的目标,要有精卫填海的实业担当、精耕细作的用地效能、精挑严选的企业引育、精益求精的创新动力、精雕细琢的品牌意识、精明强干的招商力量。
南海产业载体招商要做到统筹要“一盘棋”,不能“各吹各的号”;标准要“对标深圳”,不能“将就过日子”;关系要“当合伙人”,不能“只当收租公”;资源要“拧成绳”,不能“单打独斗干”;服务要“送上门”,不能“等企业来求”等“五要五不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优质载体、精准政策助力企业向新做强,为南海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接下来,按照镇委、镇政府“13312”工作部署,大沥将继续打造功能多元、业态丰富、社群活跃、空间开放、产业链聚焦的主题产业社区,努力实现“产业上下游就在上下楼”。以现代化的多层产业载体空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进一步释放城市空间,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资源共享、成本节约,奋力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心大沥、产业大沥,以先锋模范作用为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作出卓越贡献。

这个夏天,佛山"火"了!27日,2025年国际咏春拳大赛在南海西樵热力开赛,来自全球各地的近4000名武林高手汇聚一堂,上演了一场被誉为"全球咏春界奥运会"的顶级武术盛宴。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咏春拳通过这一国际平台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武术的深厚底蕴。从5岁萌娃到67岁武术前辈同台竞技的壮观场面,不仅体现了武术进校园、全民健身的丰硕成果,更让世界见证了佛山"文武双全"的独特魅力。
规模空前,全球武者共襄盛举
来自全球的超4000名选手、218支队伍齐聚武术名城佛山,同台竞技,参赛规模创历史新高。据悉,本次大赛可谓是咏春界的"全明星阵容",不仅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保加利亚、印尼等地的国际选手,还有港澳地区的武术精英。最有意思的是,参赛选手的年龄跨度堪称"史诗级"——从5岁的武术新星到67岁的武术前辈,真正诠释了"功夫不分老少"的武术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赛得到了包括森花(广州)餐饮品牌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众多企业鼎力支持。作为连续第二年的重要合作伙伴,森花再度为大赛提供专业餐饮服务保障,以实际行动助力这一非遗文化盛事的成功举办。
作为国际武术联合会七大官方赛事之一,国际咏春拳大赛自2024年落户佛山后规模不断扩大。今年赛事首次调整至暑期举办,吸引境内运动员超3000人,在参与度与国际影响力上实现"双突破"。特别是在2026年达喀尔青奥会武术将首次成为奥运正式项目的历史机遇下,这一赛事更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为推动武术国际化发展、提升竞技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届比赛设置套路、黐手、智能功夫桩、实战对抗、个人全能五大竞赛项目,细分533个小项。其中,首次亮相的"中华武术智能功夫桩"项目成为最大亮点,运用科技手段让传统武术评判更加精准客观,堪称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典型代表。
"咏春拳系代表套路"展示项目的设立,有效整合了叶系、阮系等各流派特色,为解决长期以来咏春各支系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提供了权威平台。
三代传承 武术精神薪火相传
从赛前筹备到正式开赛,跨越年龄的武术情怀贯穿始终。赛前新闻发布会上,少年组选手现场展示的咏春操灵动活泼,充分展现了"武术进校园"的丰硕成果;青年组代表梁政邦、侯贺淳的黐手演示将攻防精妙演绎得淋漓尽致。
最具传奇色彩的参赛者当属原荷兰武术协会主席陈煜钊。"从13岁在香港师从黄淳樑习练咏春,到远赴荷兰担任武术协会主席",陈煜钊用半生时光将咏春拳的种子播撒在欧洲大陆。他表示,官方赛事的举办能够吸引全球目光,让更多人认识和学习咏春,这正是传统武术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契机。
在开幕现场,各个竞技项目精彩纷呈,同期举办的"国际咏春嘉年华"也成为了另一大看点,通过展演、巡游、主题线路游等丰富形式,让中外嘉宾能够沉浸式体验佛山功夫文化的独特魅力。
匠心服务 企业助力文化传承
本届大赛得到了众多企业的鼎力支持,其中森花(广州)餐饮品牌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再度出征,作为连续第二届重要支持单位,为大赛提供了专业的餐饮服务保障。现场特设的森花咖啡服务点为参赛选手和观众提供了美式拿铁套餐、荔枝冰咖、贝果汉堡等精心调制的饮品美食,服务周到,品质上乘。
(森花咖啡 现场选手品尝饮品、美食)
森花餐饮自2024年成立以来,专注企业茶歇、咖啡原料供应与职业培训三大板块,旗下"功夫咖啡""鲤公子"等品牌凭借"专业、匠心"的理念在高校及大型活动中广受好评。正如咏春拳强调的"以柔克刚、以巧制胜",森花同样秉承精工细作的匠心精神,在每一杯咖啡的调制中追求完美平衡。凭借在企业活动茶歇供应方面的丰富经验,森花为本次武术盛会带来了高品质的服务体验,以实际行动支持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赛事展望
据悉,2025年国际咏春拳大赛将持续至7月31日,后续还将有更多精彩对决上演。这场汇聚全球咏春高手的武术盛宴,不仅是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佛山向世界展示"功夫之城"魅力的重要窗口。随着赛事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佛山正在成为连接世界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广州地铁自7月起
实施“弹性开站”服务
广州白云站、石潭站
每日视客流情况
提前10至15分钟开放
今年7月1日,铁路广州白云站正式升级为广东普速列车核心枢纽,30对普速列车从广州站整体迁入。为更好地服务暑期出行旅客,广州地铁自7月起实施“弹性开站”服务——毗邻枢纽的广州白云站、石潭站每日视客流情况提前10至15分钟开放,让乘坐铁路列车来穗、返穗的旅客提前进入站内等候,在炎炎夏日体验地铁“早一点”的贴心服务,感受广州“细一点”的人文关怀。
服务前置
破解“时间差”难题
由于地铁常规开站时间与早间铁路班次存在时间差,不少携带大件行李的旅客在地铁开站前到达等候。特别是广州白云站升级为广东普速列车核心枢纽后,等候旅客显著增加。
广州地铁通过动态监测客流、提前部署人员、优化设备巡查流程等措施,在确保运营安全的基础下,主动调整运营服务策略,结合现场客流对地铁广州白云站、石潭站实施提前10至15分钟的弹性开站服务,让赶早班车、携带大件行李的旅客能在酷暑炎夏提前进站休息、稍作休整,让抵穗后的旅程更加“从容”。
细节升级
打造“第一站”体验
数据显示,提前开站时段地铁广州白云站、石潭站日均进站量约1000人次。车站特别增设了“晨曦服务岗”,为不熟悉广州地铁的外地旅客提供进站指引、行李搬运等帮助,确保有序进站,用精细的服务消除旅客“初来乍到”的陌生感,也减轻一分旅途的疲惫。
为了实现提前开站,车站建立了“夜间预置”机制,每日运营结束后提前完成换乘通道、站厅等点位客流管控措施布置,提前设计客流疏导动线,完善夏季高温多雨极端天气应急预案,保障候乘环境的安全舒适,用想在前、做在细的“微举措”实现地铁服务的“精提升”。
除此以外
广州地铁在广州白云站
启动智能机器人规模化试点应用
投放“五羊” 机器人
“五羊” 机器人组团出道
“五羊”机器人命名灵感源自广州“五羊衔谷”的古老传说,既传承了城市文化基因,又赋予科技设备人文温度。五款机器人各司其职,精准覆盖乘客出行服务核心场景,展现出广州“老城市新活力”的独特魅力。
暖心向导“羊小迎”
客服机器人,突破传统服务台的空间限制,搭载19寸高清显示屏幕,集语音引导、实时语音交互于一体,不仅能引导乘客安检、文明乘车,还能提供语音问询、信息查询等便民服务,将贴心服务延伸至车站各个角落。
大力帮手“羊小运”
行李搬运机器人,专为解决乘客大件行李搬运难题设计,实现大件行李、包裹运送服务需求,采用SLAM导航(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和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可自主规划路径、智能避障,让旅客轻松出行。
全能守卫“羊小巡”
巡视服务机器人,搭载激光雷达导航系统,可全天候动态巡视设备设施和客流情况,并配备“可见光+热成像”双摄像头及烟雾检测系统,能精准识别积水、烟雾、乘客摔倒等异常情况,实时联动车控室,形成“动态巡视-智能预警-及时响应”人机协同服务新范式,大幅提升应急响应速度。
洁净卫士“羊小洁”
清洁机器人,集成吸尘、洗地、尘推功能,并创新搭载AI智能巡检系统,可精准识别地面污渍类型并自动匹配清洁方案,全天候维持站厅洁净,为车站运营提供持续、良好的环境卫生保障。
高空之眼“羊小飞”
高空巡视机器人,以“低空+三维”技术,搭载高精度激光雷达与热成像云台,应用3D建模、全景航拍,实现视频实时抓取、出入口防洪动态监测等功能,完善了地铁“地空一体”的应急体系布局。
除了车站智能机器人服务场景应用外,同样关注智慧设备与广州地铁智慧平台的衔接,结合此次车站智能机器人服务场景试点,探索建立机器人设备与广州地铁智慧平台的对接机制,构建“智能发现-精准引导-高效执行”的协同联动模式,依托地铁智慧平台的强大协同能力,发挥大数据系统平台管理效能,提升乘客服务质效。
下一步,广州地铁将根据机器人矩阵在广州白云站的试点情况,结合地铁场景需求特点对机器人进行调试和升级,不断优化服务细节、拓展应用广度深度,为乘客带来更智慧便捷的出行体验,为车站运作带来更高效的管理,将广州白云站打造成“全景智慧服务车站”,推动智能技术在地铁运营与服务场景的深度应用与融合创新。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