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西站停车场9月1日起停车收费下调!
好消息,好消息
佛山西站停车场出新规啦
2025年9月1日零点起
停车场收费标准全面下调
让您停车更省钱、更省心
P1(含T2)、P2(含T8)停车场
原“前三次15分钟(含)免费,第四次起计费”的规则,现统一调整为:机动车停放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免收机动车停放服务费,不限次数。
P3网约车服务中心
温馨提示:仅限已在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办理网约车运输证车辆进入。
①服务时段06:00(含)至24:00(含)
普通车辆停车费由5元/辆调整为2.5元/辆,新能源车2元/辆。
②非服务时段00:00至06:00
★普通车辆:停车费由5元/辆·小时调整为2.5元/辆·小时,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
★新能源车:2元/辆·小时,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
最高限价:由30元/辆调整为15元/辆。
③月租标准
由105元/月调整为52.5元/月。
具体收费标准详见
停车场各出入口收费公告指示
快把这个好消息
分享给身边的司机朋友吧

暑假的西樵镇大同社区,戴氏大宗祠里传来稚嫩的讲解声。一群参加暑期夏令营的小朋友摇身变成“小小导赏员”,指着祠堂墙上的匾额和画像,认真讲述着清末大臣戴鸿慈的故事。从他远赴西洋考察宪政的壮举,到推动近代司法制度建立的事迹,都在孩子们稚气却真诚的解说中鲜活起来。古老祠堂因此有了新的生机,也让更多人重新认识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日,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带队赴西樵镇大同社区、朝山社区,实地走访调研戴氏大宗祠、大同书院、朝山红楼、郭氏大宗祠等历史文化遗存,深入了解保护利用现状。他表示,要打破单点展示的局限,将散落的文化遗产系统整合、串珠成链,深度融入“山南片区”整体规划,全力打造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岭南人寻根问祖之地”。
青砖灰瓦里
流淌百年乡愁与家训
走进大同社区戴家村,古祠巍然,青砖灰瓦间凝结着岁月的痕迹。戴氏大宗祠不仅是族群凝聚的精神家园,更承载着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戴鸿慈(1853—1910),清代南海人,祖籍大桐堡绿涌村(今大同戴家村)。他以解元身份中进士,后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成为当时凤毛麟角的学子。作为清廷派出的五大臣之一,他出洋考察欧美,写下《出使九国日记》,积极倡导西方法治制度,力推设立中国近代第一个法部,筹建模范监狱,成为中国司法制度的先行者。
受其思想影响,不少后人也在文化与实业间开拓新路。其中民国时期的戴邦彦,不仅在上海纺织业声名显赫,更以儒家中庸、宽厚之道教诲后学,被称为“仁厚而有学识的资本家”。大桐堡戴家村素有崇文重教之风,历代留下的家训与文献至今仍是村民心中的精神坐标。
“我们要把这些文化资源不断挖掘和整理,让大桐堡的历史被更多人看见。”大同社区戴家村干部戴钧祥介绍说。为此,今年佛山方志办专门拍摄短片,推动戴氏家训和文化传播,延续历史文脉。
在祠堂内,村民常自发举办狮艺训练营等公益活动,还计划举办诗书画展、开笔礼,让文化在日常生活中被守护与传承,祠堂真正成为维系族群的精神纽带。
串珠成链间
铺展岭南寻根新图景
厚重的历史,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根基。如今,大同社区戴家村正谋划以“鸿慈故里”为主题,开启文旅新篇章。
戴钧祥表示,利用现有资源,在戴氏大宗祠内制作一个《破局与拓新:晚清改革先驱》的专题展览,分别是历史背景与使命,体制内改良派的觉醒,环球宪政考察,中枢改革攻坚战和历史星空下的回响这五个单元。充分展示戴鸿慈的改革风范,让参观者领略改革者的风采。
戴钧祥透露,村里计划把大同戴家村建设为“鸿慈故里”,并推出“金楼藏娇·鸿慈故里”文化旅游线路,把西樵山、碧江金楼与宗祠连线,塑造佛山“名人故里”的文旅新名片。“我们希望让鸿慈故里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桥梁。”
为此,基础设施建设将同步推进。规划中的大同中心路全长约500米,连接大同城区中心和大同路,对交通和文旅建设至关重要。“鸿慈故里”规划方案将其划分为入口广场、停车场、休闲公园、祠堂鱼塘和文创纪念馆五个区域,并配套迎客大道与古石道,项目在政府的配合下分步建设。祠堂周边的风水堂、护栏、厕所、石铺路面等也将同步完善。
与此同时,文化展览馆和文创基地建设正在酝酿。未来将修复天后宫涌古石路、三度桥,打造河涌景观水道,与天后庙等人文节点串联成完整游径。依托不断壮大的村集体经济,这些项目正逐步落地。
“宁愿慢一点,也要扎实去做。”戴钧祥表示,为此村里成立了义工队,大家群策群力,让文化项目与村庄建设逐渐走上正轨。
未来,大桐堡不仅要活化历史,更要增强凝聚力。通过展览、礼仪、舞狮、民间习俗等活动,让年轻一代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大桐堡文化,不仅是本土的记忆,更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樵因山而名,因文而兴。大同戴家村的文化传承与规划,既是“人文经济引领区”的生动实践,也是“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的重要一环。随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鸿慈故里”文化旅游线路将日渐成型,大桐堡正以厚重的历史与务实的发展姿态,深度融入“山南片区”整体规划,朝着“岭南人寻根问祖之地”的目标稳步迈进。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