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纪法教育基地恢复开放
佛山市纪法教育基地将于2025年8月19日(星期二)起恢复开放。
一、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六上午8:30—12:00,下午2:00—5:30,周一闭馆(逢法定节假日闭馆)。根据工作要求,教育基地只接受团队预约,不接受个人预约。
二、预约方式
通过微信渠道预约。
(一)关注佛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廉洁佛山”;
(二)点击主页面下方菜单栏“纪法基地”并按指引登记。
(三)填报活动申请表,通过微信上传提交审核。
(四)教育基地收到填写规范的活动申请表后,将在预约学习日期前一周进行审核,确认场次后4个工作日内以短信形式告知预约单位联系人,预约人可在预约系统“我的预约”栏目查看预约结果。
联系电话:0757-88810366。
佛山市纪法教育基地
2025年8月18日

最近,在短视频平台上
一则“歼-16战机进村”的消息
引起广泛关注
原来,这是顺德区莘村中学
军事模型基地的新成员
一架1:1高仿真
歼-16(代号“潜龙”)模型机
正式入驻学校
国防教育是莘村中学的一大特色。该校于2021年率先开设国防特色班,2022年国防教育进一步向初中阶段延伸,设立“少军班”,构建起贯通初高中学段的国防特色培养体系。
“我们开展国防教育,必须有一定的军事设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我国军事科技发展,激发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此次引进的歼-16模型机所有设备与真正的歼-16几乎1:1复刻。此外,学校的军事模型基地还有歼-20、99A坦克等多种模型。”莘村中学党委副书记李虎彪表示,模型机搬进校园后不仅能满足全校师生的观摩学习,学校作为“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顺德区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也欢迎社会各界前来参观体验。
为保障教育实效,莘村中学还专门设立国防教育中心,配备专职专业军事教官,负责国防军事知识教学与训练指导。同时,建成国防教育展厅、军事模型基地、射击馆、军事体能训练场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为沉浸式国防教育提供坚实基础。
在育人模式上,莘村中学创新构建“校内+校外”协同体系,以国家课程为根基,自主编写《国防教育校本课程》,夯实课堂主阵地;定期开展国防军事讲座、红色研学等主题活动,邀请相关专家进校园开设讲座,持续拓展教育维度。
“佛山依水而兴,因水而荣,长期守护优质水资源、保护良好水生态,筑牢水安全屏障,正有序推进河湖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激发绿色水经济发展新动能。”在白皮书发表当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佛山市河长制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佛山市水务局局长赵颖透露,佛山将会通过“三个坚持”,大力发展绿色水经济。
这“三个坚持”展开来说,是坚持生态优先,提高水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坚持两手发力,培育绿色水经济新业态;坚持区域协调,打造“水产城人文”融合发展范例。
作为大湾区重要水源地,“十四五”以来,佛山市先后投入473亿元,推进碧水保卫战、河湖库“清四乱”等专项行动,保证区域内所有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并高标准建成“三环六带”碧道930公里,建成9个省级绿美碧带和幸福河湖,开放了大量优质水岸空间,打造了一批滨水消费新场景。
在新业态的探索方面,佛山依托河湖长制平台谋划发展绿色水经济,加强游艇产业、水上运动、河湖游线等重点业态的规划布局,避免同质化低效竞争;创新建立水经济项目提前联合评估、多部门协同并联审批等机制,强化要素保障,注重过程监管,推进水经济项目健康发展。
数据显示,2023至2024年,佛山市试点推进了10宗市级水经济试点项目,年均运营收入约3亿元。目前,佛山正在推进23宗水经济项目,涉及总投资达53亿元,重点打造西江游艇展示中心、三水“几字湾”、两江水陆精品游等优质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佛山亦在积极探索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过程中拿下两个“全省首宗”。包括三水区芦苞涌水经济项目2.2亿元贷款于8月13日落地签约,成为全省首宗生态价值转化融资成功案例;高明区西坑支流项目也成为全省首宗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项目。
今年4月,佛山正式公布了《关于建设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意见》,规划建设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以西江-北江为主轴构建发展廊道,串联沿岸产业、航运、文旅、生态等资源,打造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先行地、绿色经济发展新高地、高品质岭南水乡旅游目的地。
佛山市委把发展绿色水经济作为重点改革事项,持续提升滨水公共空间品质,大力发挥桑园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三江汇流、桑基鱼塘等水文化优势,谋划了77项融合农文旅、治水兴水、城乡风貌和公共服务提升项目,总投资627亿元,其中2025年投资65亿元。
“发展水经济为佛山千年水道赋予了新活力。”赵颖表示,接下来,佛山市将进一步完善政策配套,规范发展秩序,大力发展绿色水经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水生态产品需要。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