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广州看广州:要的就是精气神!

根据党中央关于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部署及省委、市委要求,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7月6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彭高峰为城乡建设环境资源工委党支部、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委党支部作了题为“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心得体会”的党课辅导。
彭高峰围绕一个中心任务、两步走战略安排、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点等内容,分享了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收获和感悟。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要求,密切联系广州实际,从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绿色思维、品质思维出发,以南沙建设、“一廊一带”布局、流溪河绿色发展、华南国家植物园和海珠湿地规划提升等为主要案例,提出了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推动广州城市规划建设治理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建议。
彭高峰提出,要坚决落实好中央及省委、市委关于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学深悟透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以学促干上下功夫,提高思维能力,厚植为民情怀,主动担当作为,不断提高人大城乡建设环境资源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水平,为广州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贡献力量。
近日,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与清华大学签订合作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黄埔基地协议,这是清华大学在广州市的首个社会实践基地。该基地的建立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深化校地合作,推动重点产业发展、集聚产业人才,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度增长“双高”同步新模式的又一创新举措。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科技服务、决策咨询、教育培训、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促进清华创新资源与黄埔产业、项目的深度对接,推动优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据悉,清华大学核研院、医学院、电子系等13个院系的28名博士研究生已深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12家企业院所,开展为期六周的科技攻关实践。7月7日-9日,28名博士研究生参加了广州市和黄埔区联合举办的“清华博士广州黄埔行”活动,前往广州人才会客厅、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迈普医学、文远知行、粤芯半导体等单位开展调研。
“这次慕名来到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走出校园深入企业,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很长见识。”清华大学核研院博士生程丰表示,“通过调研,充分了解到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黄埔区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和人才服务工作,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对高校人才培养建设的重要意义,希望能够把所学知识在这里进行转化和拓展。”
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大力实施“广聚英才”工程,锚定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目标任务,构筑全国领先的产业人才政策体系,集聚海内外高精尖缺人才,推进“10万大学生进黄埔”行动,仅在今年上半年就引进博士、博士后190多名。目前全区已集聚118个院士项目、1423名高层次人才、38万多名大学以上学历人才,人才数量稳居全市第一。
据了解,黄埔区将加快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区支点建设,出台更加精准的产业人才政策,加速打造人才“蓄水池”,引育集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并进一步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制造业技能人才培育,不断丰富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推进产教融合平台和国际化环境建设,提升人才专业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激发企业生产经营活力,精心打造国际人才自由港。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