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在穗首个社会实践基地落户黄埔
近日,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与清华大学签订合作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黄埔基地协议,这是清华大学在广州市的首个社会实践基地。该基地的建立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深化校地合作,推动重点产业发展、集聚产业人才,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度增长“双高”同步新模式的又一创新举措。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科技服务、决策咨询、教育培训、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促进清华创新资源与黄埔产业、项目的深度对接,推动优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据悉,清华大学核研院、医学院、电子系等13个院系的28名博士研究生已深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12家企业院所,开展为期六周的科技攻关实践。7月7日-9日,28名博士研究生参加了广州市和黄埔区联合举办的“清华博士广州黄埔行”活动,前往广州人才会客厅、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迈普医学、文远知行、粤芯半导体等单位开展调研。
“这次慕名来到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走出校园深入企业,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很长见识。”清华大学核研院博士生程丰表示,“通过调研,充分了解到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黄埔区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和人才服务工作,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对高校人才培养建设的重要意义,希望能够把所学知识在这里进行转化和拓展。”
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大力实施“广聚英才”工程,锚定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目标任务,构筑全国领先的产业人才政策体系,集聚海内外高精尖缺人才,推进“10万大学生进黄埔”行动,仅在今年上半年就引进博士、博士后190多名。目前全区已集聚118个院士项目、1423名高层次人才、38万多名大学以上学历人才,人才数量稳居全市第一。
据了解,黄埔区将加快高水平人才高地核心区支点建设,出台更加精准的产业人才政策,加速打造人才“蓄水池”,引育集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并进一步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制造业技能人才培育,不断丰富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推进产教融合平台和国际化环境建设,提升人才专业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激发企业生产经营活力,精心打造国际人才自由港。

今年6月是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月”期间,黄埔街道结合安全生产和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推动活动落实落细。
街道主要领导带头参与,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各领域开展安全科普宣传,用身边人演身边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科普安全知识。累计开展宣传活动20余场次,吸引6000余名群众参与,派发安全生产月活动宣传资料8000余份、电动自行车头盔300顶。
企业是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的责任主体,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法定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活动中,要求企业负责人扎实做好安全生产“五带头”工作,强化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全员安全技能,实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组织辖内企业修订完善重点应急预案和检验预案,梳理流程、查摆不足,储备队伍、核验物资。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分门别类开展微型消防站业务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强化实操实训,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修订各项预案6份;宣讲、培训进企业35场、受众1500余人;组织应急演练11场,500余人次参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12次,发现隐患问题88处,整改率100%。
为检验活动成果,黄埔街道举办了微型消防站业务技能比武竞赛,来自辖内重点企业和社区共28支消防队伍参赛。竞赛设两人五盘水带连接、手抬机动泵操、室外消火栓打靶、原地着灭火防护服等多个项目,以赛促练、以赛促用、以赛促战。通过竞赛,有效检验了全街微型消防站队伍,切实发挥好火灾初期“尖刀”作用,构筑起辖区消防安全“防火墙”。
附件下载:
近日,黄埔区住房城乡和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伟在科学城会议中心2号楼一层联和厅主持召开黄埔区交通运输行业2023年第二季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暨第三季度工作部署会议。区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区交通管理总站、区预联办及区内重点交通运输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各部门、企业要深刻认识安全生产在推动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中的极端重要性,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按照实而又实、严而又严、细而又细的标准和要求,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实抓好,全力确保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稳定。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企业要切实担起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主动地防、精准地防、有效地防,紧盯关键人员、关键环节,从制度上规范,推进清单式管理。要抓严抓实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尤其要善于捕捉弱信号背后的强信息,确保安全隐患发现及时、排查细致、整改到位。要充分运用“两客一危一重”智能监控系统,加强对驾驶员安全警示教育和管理,教育引导驾驶员提高安全意识,提升职业素养,形成遵守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规定的良好习惯,推动司机违规违法行为压降清零,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会议指出,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将深入开展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整治行动,严抓严管事故黑榜企业、危运企业、泥头车运输企业、智能监控违规企业等重点企业,对发生事故企业实施顶格严厉处理,并将企业安全生产情况作为是否准入经营或新增车辆的重要依据,尤其将进一步加大对泥头车“霸王车”“超速车”现象的路面执法和源头治理,对主体责任发挥不力的企业将进行最严厉的处理。
会议还组织观看了道路交通典型事故警示教育片,通报辖区道路运输行业第二季度安全监管情况及安全生产执法处罚情况,并分析当前面临的安全形势任务。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