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充分发挥联动机制,积极动员落实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
7月11日,在市水务局的指导下,根据水利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文通知精神,以及省、市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的工作部署,白云区政府组织召开白云区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动员大会,区水务局、区人民检察院、区人民法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和24个镇街分管水务领导、综合执法办领导及派出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由白云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周军同志主持并作动员讲话,区水务局局长廖志强同志传达学习上级会议精神,宣讲《白云区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方案》,区人民检察院、区人民法院、 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等相关单位分别进行了发言。
周军同志强调,一要提高政治站位,精心组织落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贯彻落实具体工作,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二要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形成合力。各单位要明确职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区水务局要加强上下联动,积极指导属地镇街开展执法工作,特别是要在典型案例、执法培训等方面下功夫。各镇街要充分发挥执法权下放的能动性,全面排查线索,按照应立尽立的原则依法查处水事违法行为,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要锚定重点任务和难点问题,精准突破,全面完成整改,加快案件办理进度,保障办结率,确保顺利通过上级检查。三要认真梳理总结,展现行动成效。各部门、各单位要安排专人按照时间节点报送有关工作信息,加强重点典型案例专题信息报送工作,全面展现白云区在河湖安全保护专项行动中所取得的成效。
白云区人民法院表示一是会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加强联动、协作和业务指导,为河湖安全执法提供司法保障;二是贯彻落实好上级工作部署,对于重点难点案件以及司法审判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将依法审理并及时报告区委、区政府;三是加强典型案例的宣传工作,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整治效果的有效统一。
白云区人民检察院表示一是坚持目标导向,继续把保障河湖安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法定职责抓紧抓实抓好;二是突出问题导向,加大对流域治理重点难点问题的办案力度,强化检察公益诉讼、刑事司法与水行政执法衔接协作;三是落实结果导向,探索河湖安全保护新路径,充分发挥“两法衔接”、“河湖长+检察长”、“特邀检察官助理”等机制效能。
白云区公安分局表示一是全面推行河湖警长制。切实发挥基层河湖警长“情报员”作用;二是始终保持打击涉水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加强联合巡查,持续强化与区水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勤联动,依法办理涉水行政执法部门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三是加强水环境保护宣传工作。积极开展河湖宣传和法治教育工作,提升人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白云区司法局表示一是聚焦河湖安全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与区水务局、法院、检察院的协助配合;二是根据区统一部署,区司法局将派员参加联合督导检查工作,通过执法案卷评查,编发月报、通报等方式加强典型案例指导,配合执法监督指导,依法办理涉水执法行政复议的案件和区政府的行政应诉案件;三是指导各单位加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查清事实,注重程序,准确适用法律。
会议现场

近日,在广州市政府对2022年落实有关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单位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中,白云区被列为耕地保护工作突出、土地利用秩序良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好、批后供地率高及闲置土地比例低且用地需求量较大的区,获得激励。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明确提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白云区分局(以下简称“白云区分局”)从规划、管控、供给、更新、实施等方面多管齐下,为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
科学谋划,持续完善顶层规划设计
2023年6月13日,《广州市白云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挂网征求公众意见,前瞻性全盘谋划区域发展格局和空间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广州2049战略规划。锚定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严格落实底线管控,统筹“三线”划定。立足高质量发展新要求,聚焦“一园两城三都四区”重大发展平台,统筹安排农业、生态、城镇空间,构建科学合理、高质量的美丽国土空间格局。
(白云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刚性管控,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按“以出定进”“略有盈余”原则,白云区分局分析白云区过去三年占用耕地的情况,在全市率先编制印发《广州市白云区耕地恢复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和《广州市白云区2023年度耕地恢复工作计划》,统筹布局全区农业空间,划定耕地整备区,优化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布局。衔接补充耕地项目,统筹考虑垦造水田、恢复耕地、撂荒耕地整治和耕地集中连片化建设,以“耕地连片集中布局,保护和质量提升并行”为导向原则,科学、稳妥、有效开展耕地恢复,引导耕地集中连片布局,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千方百计实现耕地稳定永续利用。
坚持“源头严防、过程监管、后果严惩”,确保对新增违法用地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保持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零新增”,实现区以下违法用地“零占耕”。
精准调控,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围绕全面构建“6+6”现代产业集群,精准把控土地利用的尺度和维度。合理安排土地供应时序,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需求情况,从时序安排、空间布局、功能结构等方面科学预测供应计划规模。保障民营科技园、白云新城、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广州设计之都等重大平台、重点项目建设以及广州白云站、广东实验中学云城校区等重点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民生社会事业项目用地需求。
(白云区重点平台)
盘活存量,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工作部署,出台《白云区关于加快推进旧村庄全面改造深化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坚持在政府主导下开展城中村改造工作。突出“拆治兴”并举,多种方式推动片区更新改造。坚持成片连片、“留、改、拆”结合,综合施策推进改造。比如,以黄边村广州设计之都项目为试点,创新运用“土地储备+旧厂房改造+留用地开发+拆违治乱”的改造模式,推动低效村级工业园区蝶变成为大湾区设计产业集聚区。
提质增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结合乡村振兴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整治撂荒,探索适合白云区“旱改水”管理模式,把分布零散、无序耕种的土地统一收回管理,通过土壤改良、基础设施修建等措施进行系统整治,新增967亩水田,确保“荒地”回归“农地”、“良田”回归“粮田”,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人和镇镇湖村垦造水田项目)
日前,广东省普法办公室通报了2022年度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网上量化评估情况的结果,花都区综合成绩在全省120余个县(市、区)中位列第一。
“八五”普法规划启动以来,花都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模式,融合报、网、端、微、屏等于一体,多措并举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进法治花都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依靠群众 服务群众 注重普法队伍品牌化建设
花都区积极打造“一镇街一品牌”志愿普法队伍,根据每个镇街的特点,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志愿队伍力量,深入群众生活中,用乡音乡情适时适地开展普法教育,潜移默化地让群众接受普法教育。如秀全街的“秀全大妈”志愿服务队自编自演颇具特色的法治文艺节目,通过文艺表演的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深受群众欢迎,创作《环保普法唱新歌》《宪法,在我心中》等融合法治元素的节目,曾分别获得广东省法治文化节金奖和银奖。
二、创新发展 注重实效 拓宽普法阵地多样化建设
花都区结合本地特色打造法治文化名片,不断提高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质量,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感受法治的力量。
目前,花都区共有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7个,省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1个,省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1个,民法角3个,法治文化小公园12个,法治宣传栏320个,法治长廊18个,法治广场5个。与此同步,结合全国和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打造“民法角”,融合岭南特色建筑和法治元素于一体,设置“民法角”标志、岭南花窗宣传栏、社区法律顾问公示牌等。
为弥补传统普法宣传形式的不足,以“互联网+法治宣传模式”普法,群众在“民法角”可以通过扫描“花都司法”微信公众号二维码,获取普法案例,实现“指尖上的微普法”。
三、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强化普法工作制度化建设
严格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一方面,区司法局与团区委联合,在区青少年宫打造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宣讲活动室,为各单位普法宣传提供“擂台赛场”。并且制定普法宣传方案,协调有关单位结合职能做好定期普法宣讲工作。目前,已在宣讲活动室开展了“青春不越轨”关爱未成年人法治讲座、“万企稳就业促发展保权益构和谐”政策法规宣传活动等多场普法活动。
另一方面,引导全区各单位、各镇街依据自身职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普法活动,力求抓重点、抓热点。如近两年根据区内重点工作,全区各单位、各镇街通力合作、精心设计方案和环节,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方面的宣传活动。2022年8月2日,区委政法委联合有关单位在狮岭镇举办以“共建花都 同享美好”为主题的融合服务暨关爱小候鸟活动,以文艺表演、互动游戏、咨询答疑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在欢声笑语中将满满的法律知识带到家长和孩子们心间。
建立媒体沟通机制。实行“一次采集、多元发布、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面向“广州花都发布”“今日花都”“花都司法”等新媒体平台,常态化提供普法宣传信息。汇聚各媒体现有的用户数据资源优势,对同一普法宣传素材进行不同风格的包装整合,全时段、多媒介、分众化地发布和传播普法信息,扩大普法宣传影响力。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