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实施促消费扩内需行动 点燃城市“烟火气”
提升传统消费。实施餐饮企业“小升规”工程,海珠区科工商信局与海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海珠区税务局等部门联动,定期收集餐饮企业发展情况,对符合条件的进行重点扶持,引导扩大门店经营规模,实现一批餐饮企业“小升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培育新型消费。加快消费互联网聚合平台建设,加强与唯品会、抖音、阿里巴巴等合作,实施“种子计划”“育苗工程”,推动电商企业孵化更多新业务、新版块,实现消费升级。引导互联网企业与零售企业对接,共同开发无人智慧商店项目,并支持在社区、机团单位、公共场所投放一批无人智慧商店设备,激活消费新业态。
打造消费场景。主动介入广州塔南广场、琶洲汇、海珠新天地、华新广场等商业载体招商,与专业招商机构开展合作,通过举办专题招商推介会、邀请品牌运营商实地考察等方式,推动高端零售品牌在海珠区开设首店、旗舰店,丰富市民多元消费场景。
营造消费氛围。联动线上平台和线下消费场所,围绕美妆服装、汽车销售、零售餐饮、文化旅游等领域,每月开展一场专题促消费活动、每季度开展一场大型促消费活动,活跃消费氛围、提升消费热度。目前,已开展“海珠之约·百企暖冬”消费节、户外美食购物节等一系列活动。

近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环球梦大厦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为广东省经济开发区琶洲试验区首个获得该项奖项的项目。
项目2017年3月开工建设,建筑面积73143平方米,高度172.5米,2021年5月完成竣备投入使用。四年建设,海珠区住建局与项目各参建方凝心聚力、笃行致远、同力协契、踔厉奋发,共同铸造了环球梦大厦。
绿色施工,打造精品。环球梦大厦工程设计全面贯彻绿色低碳理念,创新应用BIM技术为工程建设服务,对结构、建筑、机电、幕墙、精装等全专业进行协同施工深化设计,提前优化排布,减少“错、漏、碰、缺”,打造“一湾一谷一圈”精品龙头效应,带动海珠区建设工程高质量发展。
广州动力,海珠速度。海珠区住建局创新监管,在高标准严要求抓质量促发展中,主动服务深入一线,专题辅导、专人跟进、聚焦难点、全程指导,提质增效为企业纾困解难,展现住建精神,护航海珠建设,也体现了海珠区住建局积极响应海珠区委区政府以专业服务观、属地服务观为两翼的服务理念。
2月23日,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广州商务局、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和北京金沙江联合资本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黄埔区行政服务中心共同签署《科技赋能数字贸易及投资促进战略合作协议》,将成立“数字贸易服务与投资促进联盟”和“科技品牌出海基金”,并落户黄埔区。未来,各方将在政策指导、资源整合、投资促进、产业集聚、政策创新、行业分析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开展深度合作。
据悉,该联盟以“凝聚科技资源、引领数字创新、支撑抱团出海、实现合作共赢”为宗旨,聚合“为科技品牌出海服务”的广大企业,覆盖科技创新品牌企业,助力企业国际化发展。该基金聚焦投资培育科技品牌出海的产品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助力企业产品创新、品牌升级、出海,首期规模达5亿元。未来10年,将通过“一个联盟+一支基金”,投资、孵化和培育100个科技出海品牌、30个跨境贸易服务品牌。
黄埔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联盟落地黄埔将进一步发挥产业协调、推动作用,抢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组机遇,助力培育科技型外贸企业,促进贸易领域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和业态创新,推动进口与出口、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贸易与双向投资、贸易与地方产业高质量协调发展。
近年来,黄埔区重点产业集聚,外贸结构不断丰富和优化,重视培育科技品牌竞争力,支持数字贸易和服务贸易加快发展,不断探索外贸方式转变与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据统计,2022年,黄埔区进出口总额3139.5亿元,占比广州市28.7%,居全市首位。同时,新增境外投资项目76个,位居全市首位,对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超13亿美元,占广州市比重超过80%,其中“一带一路”新增项目33个。2022年,黄埔区科技创新企业超4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2500家,居全市第一,集聚了广电运通、视源电子、明珞装备等一大批数字技术优质企业。
下一步,黄埔区将借助“联盟+载体+基金”三位一体的科技型数字贸易生态体系,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资金链”相结合的“稳链强链、补链延链”合作,挖掘高科技产品附加值,提升品牌国际竞争力,优化区域外贸结构,促进地方产业升级,践行外贸转型新探索,以多方合作新模式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